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探訪武漢科技大學校園的仿蘇式建築(組圖)













  記者周華 攝影苗劍

  校園老宅③

  在雄楚大道199號,站在武漢科技大學洪山校區(城建學院)門外,除瞭綠樹,隻看到遠處的高樓。但走進去,喧囂鬧市的車水馬龍聲頓時被遠遠隔離,花園兩邊幾棟紅磚建成的蘇式風格教學樓,讓人眼前一亮--墻壁都由紅磚砌成,屋頂覆蓋紅瓦,內部用木質樓梯和欄桿,墻壁比現在的墻壁差不多厚三分之一。

  比洪山校區建立稍晚的是青山校區,如今,也留存部分蘇式建築。拱門,門口有廊柱,柱下有礎石。這些建築與洪山校區整體風格一脈相承。

  這些蘇式風格的紅色建築,大多在上世紀50年代建成,無疑帶著些濃厚的時代特色。

  老校多變遷,老房仍留存

  從歷史淵源上看,武漢科技大學已有百餘年歷史。1898年,正值晚清重臣張之洞主政湖北時期,他奏請清朝政府批準,建立瞭湖北工藝學堂,教學地點在現在的曇華林一帶。這是武漢科技大學最初的起點。此後這所學校走過瞭一段拆遷、合並、更名的曲折歷程。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武昌鋼鐵工業學校、武漢鋼鐵學院,到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

  這個過程中,武漢科技大學的校舍也幾經變遷,上世紀早期的建築已難尋覓,但50年代建設的這一批蘇式建築卻一直留存完好,也給我們留下一段寶貴的時代記憶。

  如今不管走進武漢科技大學的青山校區,還是洪山校區,隨處所見,綠色滿目,法桐、水杉、香樟都已十分高大,掩映著一些紅磚紅瓦的莊嚴老宅。

  民間信貸車貸信貸基隆仁愛車貸信貸蘇式建築特點:墻厚窗子小

  在洪山校區,蘇式紅樓無論是當年的教學樓還是宿舍樓,如今都還在使用。學校曾一度對這些建築做過修繕,外部保存完好。

  在武漢科技大學洪山校區,黨委書記曹崢翻開一本學校的編年史中記載,青山校區籌建於1954年,在此之前,師生暫居洪山校區。這麼推測,洪山校區的這些老建築,當在1954年以前所建。這個結論也在學校的魯老師那裡得到證實,"基本是在1953年建成,當時中蘇關系密切,國內的許多建築都是仿蘇聯的樣式建設的。"他是學校的老教師,對建築方面也有研究,這個說法很可信。

  王老師父母都是學校的教職工,她房屋信貸貸慶豐銀行享優貸任何問題免費諮詢信貸借貸是甚麼缺錢急用哪裡借錢從小就在校園裡玩耍來往,對這些老房子,很是熟悉。在她的帶領下,記者詳細參觀瞭這些老建築。第二教學樓在學校的東邊,和第一教學樓對面而立,都是三層高的磚木結構房屋,正面都是方門方窗,背後看去,兩側延伸向後,猶如U形。室內空間很高,墻壁甚厚,形式規整,給人厚重莊嚴之感覺。很特別的是窗戶非常密,窄而高。曹書記介紹說,前蘇聯氣候寒冷,所以墻壁厚窗戶小,便於保暖。

  想墻上釘釘,沒那麼容易

  這些建築到底為何人所設計,已難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是地道的"武漢造","以前修繕的時候,還看到過建房用的部分紅磚上刻著字,寫著這些磚是武漢某某廠制造。"王老師說。

  第二教學樓側後方,王老師指著幾棟紅磚房子介紹:"我們大傢都叫它'老三間',它算得上是當時的豪華住宅瞭。最初是三室一廳的房子,木樓梯木欄桿,一梯兩戶,兩戶共用一個衛生間。"

  而第一教學樓背後還有三棟,大傢都俗稱其為三合院。之所以稱之為"三合院",是因為這三棟樓呈左中右而立,中間一個方形大院子。三棟樓外形完全一樣,也是紅磚紅瓦,白色勾縫,走進單元門,就看到刷著紅漆的木欄桿和木樓梯,樓梯樓板大約有兩三厘米厚,雖歷經半個風霜,仍舊結實耐用。每戶人傢的大門也很高,高門之上還有兩扇小玻璃窗,門窗加起來,大約就有三米來高。

  在花園遇到曬太陽的陳婆婆,她很健談,得知詢問老房子的事,很樂意聊聊。她老伴就是學校老師,她也在學校住瞭四十多年,曾在三合院住過,"屋裡幾高哦,墻壁也結實,想釘個釘子,要是沒找準縫,錘兩下,釘子就彎瞭。記得大約是七幾年的時候吧,有個親戚來我傢玩,一進門就說,喲,你傢住的木地板啊,幾氣派呢!當時不少人傢還是水泥地板。木地板確實不多。這房子通風挺好,估摸著屋裡有3米3高,住著人不憋氣。"

  蘇式建築裡的中式元素

  無論是青山校區還是洪山校區,這些保留下來的蘇式建築裡都融合瞭中式元素。

  例如洪山校區的第二教學樓的正門,有一大門兩小側門,門框上有"工字形"雕花,穩重中透著雅韻,這是典型的中式風格。

  而在青山校區的校友會和團委辦公地等一些紅瓦屋頂的蘇式建築中也可以發現中國元素。比如它們的窗戶上就有浮雕的白色花卉圖案,中心突出一圓形半球,兩邊花瓣圍繞,形如菊花展瓣,雅致莊重。側邊山墻簷口處,則用常見的中式方法處理,用長木板連接,並刷有紅漆,保護檁木免受雨水侵蝕。

  上世紀50年代,武漢和全國其他一些省市都建設瞭不少蘇式或仿蘇式的建築,如今隨著城市發展和歷史變遷,許多已經消失,而在武漢科技大學仍舊保存這麼多當時的建築,並且外觀完好,很是不易。

  在武漢科技大學,走走問問,就會有熱心的人指點,告訴這裡的故事,讓人對歷史多瞭些瞭解和敬仰。北大名教授陳平原先生曾說道,老房子是大學精神的見證人和守護者,"矗立於校園裡的各式建築,無論高低雅俗,均鐫刻著這所大學所曾經歷過的風雨歷程,是導引我們進入歷史的最佳地圖。"

  果然如此。

  樓內的木質樓梯仍在使用。

新聞來源http://wh.house.sina.com.cn/news/2014-05-24/0911416438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xonwarr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